欢迎访问中国传媒大学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官方网站

|

专题聚焦
中国传媒大学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院长致辞
    • 师资队伍
    • 校友风采
  • 资讯中心
    • 全部资讯
    • 学院公告
    • 新闻资讯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
    • 研究生
    • 辅修/双学位
  • 特色项目
    • 国际硕士
    • 英语实验班
    • 专业群
    • 教指委秘书处
    • 出镜记者班
  • 师生作品
    • 全部作品
    • 摄影
    • 视频
    • 融合新闻
    • 音乐
    • 《电视人》精选
    • 特色课程
  • 常用下载
    • 全部下载
    • 教学常用文件
    • 出境交流
    • 活动申办
    • 其他
  • 专题活动
    • 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 CSFF大学生单元
    • 半夏的纪念
    • 光影行止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招生就业  辅修/双学位
本科生 研究生 辅修/双学位
    • 课程简介


      l  电视采访


      本课程主要讲述电视采访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求电视新闻记者的成才之道和新闻采访的成功之道,为学生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l  摄影构图


      本课程主要讲授画面内部构成的各种技法,以及摄影艺术创作的各种基本规律,包括摄影元素处理、拍摄角度、画面景别、色彩、影调、光线处理等内容,是节目制作的一门核心课程。


      l  电视画面编辑


      这是一门专门研究电视创作最基本环节——镜头组合与表意基本规律的课程。在系统阐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电视的大众传媒特性,侧重介绍电视节目的编辑特点和剪辑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剪辑技能,树立影像叙事观念。 


      l  视听语言


      课程从各类电影类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专业方向的详细解读,力图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影片的创作规律和思路,并将其应用到个人创作的实践。


      l  摄影艺术与技术


      本课程以电视画面构成要素作为贯穿线索,分别讲述形象元素的叙事、表意作用,视觉思维公式和运用视觉思维公式的三个步骤;画面构图的各种方式及其相应的表现作用;光线和影调的造型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色彩的抒情作用及其控制方法;各种运动镜头的造型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各种光学镜头的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力。 


      l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


      中国与国外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本课程主要从节目题材、选题、结构等方面就观念及操作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进行比较,目的是使学生开阔视野,懂得电视节目共同合作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电视节目制作走向世界的重要教学环节。


      l  电视编导


      本课程以电视传播理论为指导,以电视新闻理论和电视艺术理论为基础,学习如何构思、创作、制作一部电视片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对如何从宏观上把握电视片进行阐释,也对如何制作电视片的知识技巧进行了详尽地讲解。 


      l  新媒体编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掌握、运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并启发其创造性地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结合,以多媒体形态进行新闻制作。同时,本课程也要对新媒体的社会伦理、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媒介间互动规律、叙事视角等理论基础进行讲授。


      l  视听新媒体传播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进步和新终端设备的层出不穷,在线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随着互联网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网络视频更加良性有序的蓬勃发展以及多类视频资源的丰富,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第一应用的位置定将继续保持。与此同时,传统电视的开机率正面临着不断下滑的窘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全世界,在线视频传播对人们传统的电视收看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传统的电视产业、内容生产模式、电视文化乃至国家的软实力的文化表达与国内外政治传播造成了全新的挑战。  


      当下时节中国电视行业正处于反思与展望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科技变革,中国电视业面临无穷的挑战和机遇。该课程关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行业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合作,探讨跨媒体视角下的内容产业发展,台网融合的突破与创新等重要的议题,其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显而易见。《视听新媒体传播》课程将探讨新媒体技术变迁与话语环境变迁背景下广播电视的未来。 


      l   电视现场报道


      本课程紧密结合当前电视新闻报道实践,吸收中外电视新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完整的电视新闻报道体系构建,讲授包括电视新闻的特性、变迁和电视新闻的符号、形态以及发展等基本理论并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选题、采访、写作以及编排等报道实务重点讲解。


      l  欧美影视文化


        本课程力图从文化的角度对欧美电影的艺术本体特性进行探讨,因为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既是审美的,又是文化的,同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形成各种复杂而微妙的联系。本课立足于审美与文化的双重视野,在介绍欧美电影发展状况的同时,着重选取了电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八种类型片和八个话题,即战争、宗教、性、女性、爱情、暴力、罪犯和生命,并将其置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背景中加以赏析研究,从而增强对欧美影视艺术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本课也将根据具体话题和影片对中西影视进行比较,寻找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根源。


      l  电视节目策划


      本课程以市场经济法则和电视节目制作的诸多理论为指导,以传播学、广告学、策划学等原理为基础,从目前我国电视界的实际状况出发,吸收各电视台高收视率节目的经验,充分了解各特色节目的特点,研究策划活动的实践重点和规律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策划活动的规律和原理,了解策划的过程和实践价值,掌握一些基本的策划方法。

       

      l  现场直播理论与实务


      现场直播报导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也引发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的变革。SNG成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重要的技术手段,为电视新闻的产制带来重大变化,本课程教学目的如下:
      (一)探讨电视新闻台现场直播之发展现况与趋势。
      (二)探讨新闻产制与现场直播流程。
      (三)探究电视新闻台现场直播流程再造之相关理论与媒体再造相关研究。
      (四)建构电视新闻台现场直播流程再造关键成功因素及其权重体系。


      l  电视采访


      本课程主要讲述电视采访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努力从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上,探求电视新闻记者的成才之道和新闻采访的成功之道,为学生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l  电视文化学


      电视文化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评析电视媒介文化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包括电视文化的含义、电视文化基本理论等内容,讲授电视文化的多种功能性,除了电视文化的宣传导向和艺术审美功能外,也强调了电视文化交流对话功能、娱乐消费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诠阐释和个案的交叉分析,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运作能力打好基础。 


      l  摄影艺术与技术


      本课程以电视画面构成要素作为贯穿线索,分别讲述形象元素的叙事、表意作用,视觉思维公式和运用视觉思维公式的三个步骤;画面构图的各种方式及其相应的表现作用;光线和影调的造型作用及其艺术表现力;色彩的抒情作用及其控制方法;各种运动镜头的造型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各种光学镜头的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力。 


      l  纪录片创作


      本课程一方面从纪录片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和描述,以及形成不同特征成因的探究,归纳出纪录片内在的美学品性;另一方面结合各类作品的解读和创作实践,来启发纪录片创作多环节中的种种思路,并分析其间应注意的种种问题。


      本课程对视觉这一现代媒介作全景式的介绍,从各角度解析电视媒介。课程具体内容包括:电视发展的历史,了解电视人的媒介素养,认识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点,剖析视觉传播的内容、属性和社会功能,解析视觉的符号和语言系统,认识不同类型的传媒制度的特点。






    • 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8年暑期招生简章


      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8年暑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本校本科在读同学报名暑期班者,须自行确保暑期课程安排与主修专业小学期实践安排不冲突,以免影响主修实践学分)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招生条件: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课程不得有不及格或重修,学有余力;能提供新媒体作品(两微一端的制作运营作品)的学生优先;根据绩点成绩择优录取。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校外: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要求全部课程不得有不及格或重修,学有余力;能提供新媒体作品的学生优先;根据绩点成绩择优录取。

      已工作人员将根据工作方向、经历及学历背景考虑是否录取。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


      三、修业年限:

      两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相应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5月25日—6月30日,报名网址http://fxrubyinvest.net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网报结束后将对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同学须至现场提交纸质报名材料。

      第二阶段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7月2日-7月3日,所有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提交以下材料: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1、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登录系统,打印《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2018年暑期报名申请表》并签完相关意见后交至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教学评估科(学校东门附近学生活动中心302)。

      2、本科在读同学要求附本科成绩单一份。

      非本校在读本科同学还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所在学校无固定模板,可下载附件中的在读证明模板填写后盖章。如所在学校有固定模板,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所有网报同学以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为确认报名意向,现场不接收没有进行网络预报名同学的纸质材料,请务必提前网上报名。)

      第三阶段面试及录取:

      1、面试时间:7月9日(周一)(报名材料审核后,需要参加面试名单将另行通知。)

      2、公布录取名单:7月10日(周二)


      第四阶段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7月11日(周三)(具体安排请见届时通知)

      第五阶段开课:

      7月11日-8月10日(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七、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010-65779262 18611076893  宋老师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教务处   010-65779703 孟老师


      八、食宿安排

      统一为学生办理临时餐卡,可在学校食堂用餐,住宿自理。

       

      九、辅修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  260 元/1学分,论文170元/1学分,总计 9940 元,第一学期开设19学分课程,收费494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十、开设课程及简介(见附表1)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18年5月


      附表1  网络与新媒体 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表

      序号

      课 程 名 称

      任课教师

      职称

      学分

      学时

      第一年暑假

      第二年暑假

      第二年秋季学期

      考试考查

      1

      摄影技术与艺术

      于然

      副教授

      2

      32

      √

       

       

      创作作业+开卷笔试

      2

      画面构图学

      郭艳民

      教授

      2

      32

      √

       

       

      创作作业

      3

      新媒体编辑

      付晓光

      副教授

      3

      48

      √

       

       

      开卷笔试

      4

      非线性编辑

      刘羽

      副教授

      2

      32

      √

       

       

      其它:上机考试

      5

      电视节目策划

      张绍刚

      教授

      1

      16

      √

       

       

      论文

      6

      新媒体用户导论

      叶明睿

      副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7

      视频摄制

      孙振虎

      教授

      3

      48

      √

       

       

      作品结课

      8

      视频编辑

      王晓红

      教授

      3

      48

      √

       

       

      开卷笔试

      9

      融合新闻学

      顾洁

      田维刚

      副教授

      副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10

      节目类型学

      陈欣钢

      副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1

      网络文化传播

      吴炜华

      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12

      融合新闻报道

      曾祥敏

      教授

      3

      48

       

      √

       

      分组完成一个短消息

      13

      媒介与社会

      涂凌波

      副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4

      直播与现场报道

      张龙

      副教授

      3

      48

       

      √

       

      闭卷笔试+创作作业

      15

      视频编导

      田维钢

      曾祥敏

      教授

      副教授

      3

      48

       

      √

       

      创作作业+编导阐述论文

      16

      传播概论

      曹培鑫

      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7

      优秀作品评析

      何苏六

      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8

      创意写作

      李智

      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9

      媒介融合与创新

      高晓虹

      教授

      3

      48

       

      √

       

      开卷笔试

      20

      新媒体前沿

      外请

       

      1

      16

       

      √

       

      实践

      21

      毕业论文、设计

       

       

      8

       

       

       

      √

       

      * 课程将根据实际情况选开33学分(第一学期开设19学分)

    •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8年暑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突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领域界限,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各级政府宣传部门、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媒介机构为就业走向,培养拥有多重学科视野,能够胜任各种媒介形态下的节目策划与运营,同时具备采访、写作、导演、编排、拍摄、编辑等多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本校本科在读同学报名暑期班者,须自行确保暑期课程安排与主修专业小学期实践安排不冲突,以免影响主修实践学分)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招生条件: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

      校外:学生要求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已工作人员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

      对符合条件者,择优录取。


      三、修业年限:

      两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相应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5月25日—6月30日,报名网址http://fxrubyinvest.net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网报结束后将对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同学须至现场提交纸质报名材料。

      第二阶段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7月2日-7月3日,所有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提交以下材料:

      1、通过系统审核的同学须登录系统,打印《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2018年暑期报名申请表》并签完相关意见后交至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教学评估科(学校东门附近学生活动中心302)。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2、本科在读同学要求附本科成绩单一份。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非本校在读本科同学还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所在学校无固定模板,可下载附件中的在读证明模板填写后盖章。如所在学校有固定模板,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所有网报同学以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为确认报名意向,现场不接收没有进行网络预报名同学的纸质材料,请务必提前网上报名。)

      第三阶段面试及录取: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1、面试时间:7月7日(周六)一班,7月13日(周五)二班(报名材料审核后,需要参加面试名单将另行通知)。

      2、公布录取名单:7月8日(周日)一班,7月14日(周六)二班


      第四阶段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7月9日(一班,具体请见届时通知)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7月15日(二班,具体请见届时通知)

      第五阶段开课: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7月9日-8月8日(一班,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7月15日-8月10日(二班,具体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七、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010-65779262  18611076893  宋老师

      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教务处   010-65779703 孟老师

      八、食宿安排

      统一为学生办理临时餐卡,可在学校食堂用餐,住宿自理。

       

      九、辅修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380元/1学分,论文340元/1学分,总计17540元,第一学期收费798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十、开设课程及简介(见附表1)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18年5月


      附表1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计划表

      序号

      课 程 名 称

      任课教师

      职称

      学分

      学时

      第一年暑假

      第二年暑假

      第二年秋季学期

      考试考查

      1

      摄影基础

      于然

      副教授

      2

      32

      √

       

       

      创作作业+开卷笔试

      2

      摄影构图

      郭艳民

      教授

      2

      32

      √

       

       

      创作作业

      3

      新媒体编辑

      付晓光

      副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4

      非线性编辑

      刘羽

      副教授

      2

      32

      √

       

       

      其它:上机考试

      5

      媒介社会与新闻理论

      涂凌波

      副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6

      理解媒介受众

      叶明睿

      副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7

      视听语言

      孙振虎

      教授

      3

      48

      √

       

       

      作品结课

      8

      电视画面编辑

      王晓红

      教授

      3

      48

      √

       

       

      开卷笔试

      9

      节目类型与写作1

      陈欣钢

      副教授

      2

      16

      √

       

       

      开卷笔试

      10

      融合新闻报道

      张龙

      副教授

      3

      48

      √

       

       

      闭卷笔试+创作作业

      11

      数字新闻学

      顾洁

      副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12

      文化传播

      吴炜华

      教授

      2

      32

       

      √

       

      开卷笔试

      13

      电视新闻采访

      曾祥敏

      教授

      3

      48

       

      √

       

      分组完成一个短消息

      14

      媒介策划与实务1

      张绍刚

      教授

      1

      16

       

      √

       

      论文

      15

      电视编导

      田维钢

      曾祥敏

      教授

      副教授

      3

      48

       

      √

       

      创作作业+编导阐述论文

      16

      纪录片1

      张雅欣

      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7

      纪录片2

      何苏六

      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8

      节目类型与写作2

      李智

      教授

      1

      16

       

      √

       

      开卷笔试

      19

      媒介策划与实务2

      高晓虹

      教授

      3

      48

       

      √

       

      开卷笔试

      20

      媒介实务3

      外请

       

      1

      16

       

      √

       

      实践

      21

      毕业论文、设计

       

       

      8

       

       

       

      √

       

      *第一学期选开21学分课程,详见课程表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致辞 师资队伍 校友风采
  • 资讯中心
    全部资讯 学院公告 新闻资讯
  • 师生作品
    全部作品 摄影 视频 融合新闻 音乐 《电视人》精选 特色课程
  •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研究生 辅修/双学位
  • 特色项目
    国际硕士 英语实验班 专业群 教指委秘书处 出镜记者班
  • 专题活动
    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CSFF大学生单元 半夏的纪念 光影行止
  • 联络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传媒大学东配楼

    电话:010-65783257
    邮编:100024
友情链接: 艾默生大学 纽约电影学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Copyright © 2014 中国传媒大学2o19青龙报资料图片   

  • <tr id='2ea06'><strong id='2ea06'></strong><small id='2ea06'></small><button id='2ea06'></button><li id='2ea06'><noscript id='2ea06'><big id='2ea06'></big><dt id='2ea06'></dt></noscript></li></tr><ol id='2ea06'><option id='2ea06'><table id='2ea06'><blockquote id='2ea06'><tbody id='2ea06'></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2ea06'></u><kbd id='2ea06'><kbd id='2ea06'></kbd></kbd>

      <code id='2ea06'><strong id='2ea06'></strong></code>

      <fieldset id='2ea06'></fieldset>
            <span id='2ea06'></span>

                <ins id='2ea06'></ins>
                    <acronym id='2ea06'><em id='2ea06'></em><td id='2ea06'><div id='2ea06'></div></td></acronym><address id='2ea06'><big id='2ea06'><big id='2ea06'></big><legend id='2ea06'></legend></big></address>

                      <i id='2ea06'><div id='2ea06'><ins id='2ea06'></ins></div></i>
                      <i id='2ea06'></i>
                        • <dl id='2ea06'></dl>